学位房的好日子还没到头
看房买房的全能小助手——昆明楼市微信小程序「昆明楼粉」,了解项目、查询房价一键搞定!
———这是正文的分割线———
每年一季度,幼升小都是无可争议的热点话题;而在昆明,今年其又显得格外火。
这种热度直接传导到了楼市上,拉动本地2月的商品住宅成交量,交出了近一年的最好成绩。
2月的昆明商品住宅成交创下近一年新高。图源昆明房协
按有些人的说法,上月售楼部每十个购房者中,可能有七八个都是家长。
为什么家长们会选择在此时集体出动?因为种种迹象都表明,今年的昆明小学有点挤。
拥挤的学校
来看一组数字就好理解了:
2022年昆明全市小学新招生98772人,比上一年净增7885人;
与此同时,小学在校生规模突破55万大关达到551526人,比上一年增加18432人;
但相对应的,小学数量下滑至8年来的新低,仅717所。
2015年以来历年昆明小学新招生人数与在校人数。数据源自昆明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,下同
一句话总结:人多校少,拥挤其实早就出现了。
不过稍微观察下小学新招生人数的增长曲线,不难发现这种增长并非匀速。真正的入学人数大爆发,其实就发生在去年。
我们计算了这8年间昆明小学招生人数的平均增长率,约为2.5%;但如果仅计算2015-2021年的数据,则是1.5%。
换句话说,去年环比新增的近8000名新入学生源,靠着一己之力将8年间的增长率抬高了整整1个百分点。
还没完,之前曾有媒体机构测算过,2010-2015年间昆明小学生数量的年均增长率,是-7%。
那2016年以后这一数字是多少呢?
2017-2022年昆明小学在校人数年均增长率,接近2.6%。
可以说,在2017年小学数量的锐减,以及过去一年新入学人口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下,拥挤是必然的。
我们以小学新入学人数和在校人数分别除以当年的小学数量,得到了相对粗糙的校均新入学人数,以及校均学生人数两项数字:
不难看出,对比2015年时,2022年两项数字均增长了50%以上——学校所承载的压力正在切实增长。
大的还在后面
到这里,聪明的你可能已经发现端倪了:
如果说昆明小学入学人口的大涨集中在2022年,那往前倒推,意味着2015年必然有一拨出生潮。
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。
我们翻看了云南统计年鉴,发现2015年昆明的新生儿数量为7.94万人,环比前一年多增约2500人,增长率也高于之前的年份。
2010年以来历年昆明新生儿数量(2020年数据缺失)。数据源自云南统计年鉴
但让人忧心的是,这并非近十余年本地最大的一拨出生潮——真正的重头戏是2016-2019年这一时间段,新生儿数量连续4年顶在了8万人以上的高位。
这很好解释了今年昆明家长们的拥挤感来自何处,因为去年不过是序幕,大的还在后面,而真正的高峰恐怕要在明后年才会体现。
有人可能会问,分界线为什么出现在这一时间段?
因为2015-2016年,刚好是全面放开二孩的节点。
我们之前就聊过,昆明乃至云南的人口出生率以及自然增长率下滑速度,低于全国均值,意味着本地人的生育意愿更强。
仅以2015年为例,当年全市约有202万户,哪怕只有1%的家庭想要生二孩,这部分人群也能为城市提供2万左右的新生儿。
从结果来看,生二孩这件事真的是大家嘴上都说不要,但身体却很诚实。
二孩全面放开初期,全国相关数据有所增长。图源央视
当然,新入学人数的大增还有另一层原因,那便是随迁子女人数的剧烈上升。
根据昆明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,2021年本地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,随迁子女的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75291人;而在前一年,这一数字仅为160201人。
去年这一数字虽下降到了约17.8万人,仍为8年间的第二高。
过去昆明吸纳了大量的地州人口前来工作、买房,这部分人群的教育需求,也正进入集中释放期。
点击阅读更多精彩原创
接着奏乐接着舞
通过前面这一番分析,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:
多方面因素叠加,造成了眼下本地幼升小的拥挤感,或者叫局部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分布的不平衡,而这种局面大概率将延续一段时间。
单个家长不见得能精准掌握这当中的来龙去脉,但通过自身或是亲友在年初预登记过程中的经历,相信其已有了切身感受。
而不得不说的是,家长们的选择也从主观上加剧了这一态势。
销量靠前项目的特征,揭示了眼下本地的购房趋势。图源昆明房协
一方面,昆明的义务教育高度遵循人户一致与对口直升的原则政策,意味着初中阶段再择校的难度和成本都不小,自然显得幼升小无比重要;
另一方面,去年民转公之后,部分学校所公示的划片范围,只局限于某一两个小区。
这背后自然牵扯到代建问题,对有的项目而言,可能还意味着额外的合作资金付出。从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,这样的结果无可厚非。
但落到具体家庭以及家长眼中,大都难以接受——凭什么同在隔壁,我的孩子就不能入读某某学校呢?
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,其也未见得有能力去破解这一困局。唯一可行的方式,那便是随波逐流,“我也来盯着学位房买总行了吧”。
为什么说教育才是眼下本地楼市的刚需?为什么说很多人都是为了孩子买房?乃至于一开始提到的集体出动,源头都在于此。
新生入学的高峰可能还未到,普通家庭想方设法也要搏一个名额,还有也许正在酝酿的下一拨三孩出生潮——
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燃料,你说学位房这把火又怎么会不旺呢?
真的没到头吗?
但是,我们一定要说但是: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,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红利能一直吃下去,那最后输掉的肯定是他。
因为一些反转迹象已经出现了。
首先无疑是人口趋势,这将从基础上动摇学位房的根基。
毕竟如果某一天真的连学校都招不满了,学位房还真能那么走俏吗?
对于可能存在的三孩生育潮,我们持一个审慎的态度。
因为从二孩到三孩,相比从一孩到二孩,需求的各种成本无疑会呈指数级上升,这道坎远比想象中难过。
而即使身处多孩语境下,学位房也有一些很现实的问题待解。
比如,如果一二孩的学龄相近,如何保证一套房子关联的学位,能同时满足两份需求?
要知道,现在某些家庭的关注点,其实是两个孩子能否在划片时入读同一学校,以便于接送——但即便如此,其也暂时没能得到肯定的答复。
有关二孩入学政策的最新回复。图源地方领导留言板
如果严格遵循一房一学位,难道每多一孩就要多买一套吗?
再有,如果真正的入学高峰在未来一两年到来,而家长又都采取相似的买房上学策略,你觉得会不会出现学位挤占?
虽然学校在规划设计之初肯定做过评估,但落到具体年份,开班数量与集中入学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。
说到底学校不是火锅店,不是吃着吃着能随便加份毛肚的。当某年对应的入学需求大于招生量,去哪整出新的校舍,以及同等水平的师资呢?
这将会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苗头,就像之前的问题项目以一种未曾设想的方式,将新房市场一把推入到了现房阶段一样,如果学位房本身的价值链条出现裂痕,家长又会否继续买账?
总而言之,接下来的这两三年,昆明的学位房可能反倒会比之前更抢手,但其就好比舞会结束前最后一支喧闹的曲子。
你猜猜,灰姑娘为什么要赶在12点前离场?
学位房的好日子确实还没到头,但这头也许真的不远了。
当然不是今天,但你我都将有机会得见。
-- END --
推荐阅读
留言美三代,点赞富一生!